生物柴油企业面临“吃不饱”困境
- 发布人:管理员
- 发布时间:2013-04-29
- 浏览量:521
“目前生物柴油炼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。”青岛环科废油脂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春扬表示,生物航煤的试飞成功,将使“地沟油”的出路更加广阔,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放大。孙春扬介绍,“地沟油”与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86%。目前国内的生物柴油一般通过两个渠道被重复使用:一是船舶燃油,一是汽车燃油。前者出厂价格为每吨6800元左右,后者出厂价在每吨7000元以上。
孙春扬认为,“地沟油”做成生物柴油,再做成航空燃油,在技术和设备上已不存在障碍,只是投入成本需要仔细计算。
“生物航煤和生物柴油是两个概念。由于二者的工艺置换方式截然不同,‘地沟油’经过处理成为航空燃油,技术要求更高,成本也更高。总体而言,生物柴油转化为生物航煤,转化率为40%至50%。”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每吨生物柴油转化为生物航煤的成本在6000元以上。
由于种种原因,“地沟油”向生物柴油“流变”的渠道并不畅通。在青岛,先后有包括青岛环科在内的6家企业获得“地沟油”收运运营资质。不过,这6家“地沟油”收运企业时常处于“吃不饱”状态。青岛市政部门的统计显示,青岛上万家餐饮企业每天生产的餐厨垃圾将近400吨。但是,目前走“正路”回收处理的餐厨垃圾不足总量的30%。
由于这样的原因,济南这几年有十几家用“地沟油”加工生物柴油或化工原料的正规公司,最终多因吃不饱黯然倒闭,现在仅剩两三家。
“由于生物航煤的商业化应用短期内难以实现,加之成本较高,对于以‘地沟油’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企业来说,不会构成大的影响。但从长期发展看,生物航煤将成为‘地沟油’加工企业新的发展方向。”业内人士表示。应用生物航煤,可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为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%-50%的目标提供支撑,同时也可有效应对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政策。
【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:cl】
上一篇:电动汽车制造环节塑料材料比重加大